从品牌成立到如今只有短短的六年时间,认养一头牛却快速地跑到了资本眼前,收获了4轮融资,现在更是站在了上交所的大门前,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增长逻辑呢?
“一头牛”背后的故事
讲好一个故事,已经成为了当下“网红品牌”的出圈法则之一。
相较于传统老牌奶企的历史厚重感,认养一头牛的故事是从创始人身上的一个“小黑屋”事件开始的。
徐晓波意识到,在2008年的“三聚氰胺”事件中,国内乳制品品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,消费者对国内乳制品更是产生了信任危机。质疑的背后是消费者对于安全需求未满足的痛点,这个痛点本质上不在产品,而在认知本身。
正因为如此,故事从开始到结束,都围绕着“如何改变消费者的负面认知”这个核心。
从创立之初,认养一头牛便致力于打造让消费者喝得放心的牛奶。同时,精准定位于“我们不是一家卖牛奶的公司,而是一家替用户养奶牛的公司”,这个既新奇又原生态的营销定位,精准击中了一众消费者的痛点,并且培养了消费者的认知。
随后通过对牧场奶源、生产制造、物流供应链等多个环节与消费者进行连接与互动,全部公开化、透明化。要喝好牛奶,认养一头牛,从源头端做好信任管理,建立安全认知,扭转负面认知,进一步提高老用户对品牌的信任度。
借助营销套路,“认养一头牛”线上销量猛增。“认养一头牛”创始人徐晓波曾表示线上销售占据了公司渠道营收的70%。根据辅导资料显示,在2021年618期间,认养一头牛在天猫平台销售额居于乳制品品牌旗舰店销量第一。
尽管认养一头牛确实靠这一营销策略取得了一定的市场地位,但乳企想要长期发展关键还是在于奶源。
卖牛奶容易,养牛难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