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品添加剂新标准实施情况如何?

食品添加剂新标准实施情况如何?

近期引发广泛关注的是我国新版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的实施情况。该标准自今年2月起正式施行,社会各界对其执行效果高度关注。在这一背景下,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确保新规落地。 据了解,监管部门已在北京、成都、西安等13个重点城市展开了食品添加剂专项抽检行动。此次抽检工作重点关注面包、糕点、酱腌菜、罐头和调理肉制品等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品类。通过走访北京的山姆超市、物美超市等大型商超,以及巴黎贝甜、红花点心局等知名连锁品牌门店,监管部门对新规落实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。 在抽检过程中,执法人员严格按照规范程序操作:查验相关证件、填写抽检告知书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、完成封存登记,并将相关信息录入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系统。这些步骤确保了抽检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。 值得注意的是,在新标准发布后,部分企业积极响应并进行内部调整。例如,巴黎贝甜已停止使用可能含有脱氢乙酸的原料炼乳,转而采用更安全的替代品。物美超市等零售终端也建立了严格的监测机制,确保所有上架产品符合新规要求。 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升,多地监管部门纷纷发布消费提示,督促食品生产企业对照新标准开展自查工作。这一系列措施旨在引导企业主动适应新规要求,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。 据最新统计,在已完成的307批次抽检中,板栗饼和酸菜各有2批次样品因超范围使用脱氢乙酸被判定为不合格,整体不合格率约为0.65%。针对这些问题产品,相关部门已迅速采取行动,督促企业落实整改责任,确保食品安全防线得到有效筑牢。 专家认为,新标准的实施不仅提升了食品添加剂使用的规范性,也为行业健康发展注入了新动力。未来,随着监管力度的持续加大和企业主体责任的进一步压实,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将更加完善。
声明:本文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收集,仅供学习与参考,测试请备份。